金年会入口 分类>>

金年会- 金年会体育- 官方网站平安银行(000001):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文件

2025-04-30 19:18:3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金年会,金年会官网,金年会平台,金年会登录,金年会网址,金年会网站,金年会官方网站,金年会体育,金年会数字站,金年会app,金年会电子娱乐,金年会体育赛事,今年会体育,金年会最新网址入口,金年会靠谱吗营收利润同比下降,业务经营保持稳健。2024年,受市场变化、主动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本集团(本行及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同)实现营业收入 1,466.95亿元,同比下降 10.9%。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经营降本增效,业务及管理费 405.82亿元,同比下降 11.7%;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494.28亿元,同比下降16.4%;实现净利润 445.08亿元,同比下降 4.2%。

  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持续支持实体经济。2024年末,本集团整体业务规模保持平稳,资产总额 57,692.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3%;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 33,741.0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1.0%,本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制造业、科技企业、绿色金融等领域贷款实现较好增长,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2.4%;顺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主动优化零售贷款业务结构,促进“量、价、险”平衡发展,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 10.6%。负债总额 52,744.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1%;吸收存款本金余额 35,336.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7%。

  1、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夯实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本行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监管要求,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以“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战略目标,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方针,持续深化战略转型,不断升级零售、对公、资金同业业务经营策略,服务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强化风险管理,助推高质量发展。董事会及战略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平安银行发展规划(2023-2026)》,遵循“承前启后、迭代升级”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战略转型,夯实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2、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积极现金分红,提高分红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本行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制定“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并执行到位;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2026年度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在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 10%至 35%之间,除年度利润分配外还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制定并实施了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派发现金股利 139.53亿元,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提升到 30%;并实施了 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派发现金股利 47.74亿元。董事会还审议通过并实施了优先股股息发放方案。

  3、制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提升合规管理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董事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全面风险管理报告、风险偏好陈述书、恢复计划与处置计划建议,修订或制定了《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及压力测试、操作风险、国别风险、大额风险暴露、负债质量管理、涉刑案件风险防控等管理办法,修订了《资本管理办法》《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管理办法》,审议通过了资本充足率报告及管理计划、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报告,审议或审阅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负债质量管理报告,以及预期信用损失法、互联网贷款、理财产品销售、衍生产品业务、信息科技工作等议案及报告。董事会还听取了关于零售风险管理情况的报告。

  2024年本行发布公告 89项,连续 13年获深交所考评 A级。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披露了本行 2023年年度报告、年度财务决算和预算报告以及2024年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报告,修订了《第三支柱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并审议通过第三支柱报告、在本行官网披露,修订了《并表管理办法》并审议通过了并表管理情况报告。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评估,审议通过了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定期听取会计师对定期报告的审计、审阅和商定程序报告,会计师对本行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024年,本行全体董事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本行章程,按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原则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本行的合法权益。各位董事认真履行忠实和勤勉义务,尽职、审慎履行职责,并确保履职的专业性、独立性与道德水准、合规性。在重大决策中保持独立性,发挥应有作用,不存在“不积极作为”等问题,董事履职过程中未出现履职评价“不得评为称职”的情形,亦未出现“应当为不称职”的情形。参加年度履职评价的各位董事2024年度履职自评结果全部为“称职”,互评结果亦全部为“称职”。董事会对各位董事的履职评价结果均为“称职”。

  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化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党的建设融入组织建设、党的精神融入文化发展,深化党业融合。贯彻落实公司法及配套制度规则,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治理架构,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治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保护职工权益,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强化内部监督制衡。在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加强与股东、职工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结合实际稳妥有序做好章程修改和人员选任等工作,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效能。通过良好的公司治理促经营、促管理、促发展,争取更大的价值创造,为银行战略保驾护航。

  科学的发展战略是良好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董事会负责制定发展战略并监督战略实施,确保发展战略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稳健性,明确市场定位和发展目标,体现差异化和特色化。坚持既定战略方针,持续升级“零售做强”,强化队伍建设,优化产品体系,深化客户经营,强化风险管控;持续升级“对公做精”,加强信贷投放,完善客户经营,提升队伍能力,做好“量、价、险”平衡;持续升级“同业做专”,打造特色做市业务,提升价值贡献和客户服务能力。

  紧跟国家战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源支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经营管理特色优势,积极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支持。持续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私行财富业务,积极助力扩大内需。在产业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方面重点发力,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持续发展金融市场做市业务、企业客户避险业务,积极助力金融市场活跃,降低企业客户经营风险。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平安银行深入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监事会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以维护股东和员工利益、保障本行长期稳健发展为核心目标,把贯彻落实国家经济金融决策部署和监管政策作为重要监督方向,注重资源整合和监督实效,扎实开展监督工作,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为助推全行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做好常规履职监督。全面、深入参与“三会一层”的各类会议和活动,全年共召开监事会会议 5次,监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 5次,审议通过 17项议案;监事现场列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各类会议共 20次,其中股东大会 1次、董事会会议 5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14次;组织分行调研和专题调研 1次;向董事会和管理层发出风险提示或监督意见 10条。监事代表还参加或列席全行经营工作会议、条线工作检视会议,各类专业委员会会议等,通过列席会议、听取汇报、调阅文件、跟踪数据、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切实维护客户、员工、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有效开展履职监督和评价。监事会结合监管制度和实践情况,持续完善董监高履职评价机制,优化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案、丰富评价信息和履职档案,围绕董监事参会、调研、发言、沟通等履职信息,以及高管绩效达成及履行忠实、勤勉义务情况,组织完成了 2023年度董事、监事、高管的履职评价工作。评价过程中,监事会注重与各方的沟通协调,充分听取内外部评价意见,全面落实自评、互评、他评等环节工作,客观公正发表履职评价意见,有效促进公司治理的科学制衡和董监高的履职效能提升。年度履职评价情况,均按要求向监管部门和股东大会进行了报告。

  一是发挥公司治理合力。监事会注重与董事会、管理层的日常沟通和交流,监事代表全面参加管理层的党委委员会议和执行委员会会议,实时掌握管理动态和经营信息,加强对“三重一大”及日常经营管理的决策和执行监督;重点围绕战略规划、风险内控、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及利益相关者权益,关注董事会和管理层贯彻国家重要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落实金融监管要求和公司治理规定等情况,强化实质监督;监事会还定期向董事会和管理层通报监督动态,发出监督提示和管理建议。此外,监事会还与董事会联合开展了个别分行的调研和座谈等活动。

  二是整合内部监督资源。监事会借助“大内控”资源,加强与二、三道防线的联动和协同,通过对稽核监察和合规案防的工作督导,有效延伸监督触点和监督广度深度。年度内通过指导内审方向和合规案防专题,重点加强了对公房地产授信、绿色金融、并购贷款业务开展情况、绩效与薪酬管理、征信合规与信息安全管理、负债质量管理、信息科技管理、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等方面的监督。同时,通过参加处罚委员会工作,强化对发现问题的整改和问责监督。

  二是继续参与巡检监督。2024年,监事会继续保持与党委、纪委的协同和联动,促进党纪监督与监事会监督有机融合,形成监督合力。监事代表深度参与了由总行纪委牵头开展的年度巡检工作,重点了解和检视管理部门和经营单位的风险管理情况、内控合规状况、战略执行效果等,同时关注干部培养、团队建设、员工稳定性等问题,突出“党建引领、改革落地、作风转变、合规经营”的巡检监督目标,全年共参与对 8家分行、3家总行管理部门的巡检监督,参与发出巡检监督意见 8份,并推动监督意见和存在问题的系统整改。

  2024年,监事会成员严格遵照监管要求和公司章程,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依法合规履行监督职责。全年,监事依规出席或列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各专门委员会会议,会议出席率和在本行工作时间符合履职要求。工作中,各位监事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巡检及调研工作,充分发挥在金融、法律、会计、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对本行的经营发展和风险管控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本行转型发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监事会监督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营收利润同比下降,业务经营保持稳健。2024年,受市场变化、主动调整资产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本集团(本行及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同)实现营业收入 1,466.95亿元,同比下降 10.9%。同时,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经营降本增效,业务及管理费 405.82亿元,同比下降 11.7%;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494.28亿元,同比下降16.4%;实现净利润 445.08亿元,同比下降 4.2%。

  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持续支持实体经济。2024年末,本集团整体业务规模保持平稳,资产总额 57,692.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3%;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 33,741.0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1.0%,本行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制造业、科技企业、绿色金融等领域贷款实现较好增长,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2.4%;顺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主动优化零售贷款业务结构,促进“量、价、险”平衡发展,个人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 10.6%。负债总额 52,744.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1%;吸收存款本金余额 35,336.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7%。

  一方面传统行业产能逐步优化,房地产去库存持续推进;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维持高位,经济转型升级稳中有进。同时,一系列稳定增长、稳定市场、稳定预期的增量政策正逐步显效,消费需求改善仍有空间。联合国发布的全球经济预测,2025年中国GDP增长在4.8%左右,经济处于恢复态势。预计财政政策将会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LPR仍有下调预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将为银行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支持,降低资金成本。

  基于以上内外部环境的研判,本行在前期业务转型的基础上,制定2025年度财务预算。本行将全力应对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内部发展的多重挑战,坚持“零售做强、对公做精、同业做专”战略方针,各业务线全面推进综合经营、贯彻协同发展,分别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经营策略。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鼓励优质信贷投放;推动低成本存款拓展,降低负债成本;加强市场研判,提升交易和投资能力;同时,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产效率,加强成本管控;迭代升级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资产质量管控和催清收力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推动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力争达成2025年财务预算目标,为股东提供长期、稳健的回报。

  2024年度,本行经审计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425.86亿元,可供分配的利润为人民币 2,391.64亿元。本行经审计的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445.08亿元,扣除 2024年发放的“平银优 01”优先股股息人民币 8.74亿元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利息人民币 19.75亿元后,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人民币 416.59亿元。依据上述利润情况及国家有关规定,本行 2024年度作如下利润分配:

  3、综合考虑股东投资回报、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以及本行业务可持续发展等因素,除上述法定利润分配外,拟以本行 2024年 12月 31日的总股本 19,405,918,198股为基数,2024年全年以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6.0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117.99亿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 28.32%,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本行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6.51%。其中:2024年中期已按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2.46元(含税),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47.74亿元;2024年末期拟以每 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3.62元(含税),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70.25亿元。

  2024年度,平安银行严格遵守监管要求,持续完善关联交易管理体系,健全运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关联交易管理信息化建设,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关联交易,促进本行经营活动安全、稳健运行。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健全运作机制。按照《平安银行关联交易管理办公室议事规则》,落实关联交易管理办公室及联合工作组管理职责、规范议事方法和程序,召开现场会议审核、审议、决议关联交易重大事项,推动落实关联交易相关管理工作等,不断提升关联交易管理效率。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管理流程。本行发布《平安银行关联交易数据监管报送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关联交易数据报送与治理的相关要求。本行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明确关联方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关联交易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服务类关联交易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关联方的认定标准、厘清关联交易管理的模糊地带,完善关联交易管理机制;其中,《关于进一步明确关联方管理的通知》重新界定“重要分行”的认定标准,《关于进一步加强关联交易管理的通知》明确非授信类关联交易、预估类关联交易的管理要求,《关于进一步明确服务类关联交易管理的通知》重申服务类关联交易合规及定价公允性的管理要求。

  16L,注册资本:人民币1,821,023.4607万元,注册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5033号平安金融中心47、48、109、110、111、112层,法定代表人:马明哲。主要经营范围:投资保险企业;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批准开展国内、国际保险业务;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中国平安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截至2024年末,中国平安合并口径资产总额129,578.27亿元,负债总额116,531.15亿元,所有者权益13,047.12亿元,营业收入10,289.25亿元,利润总额1,704.95亿元,净利润1,467.33亿元。中国平安不是失信被执行人。

  62X,注册资本:人民币1,450,000万元,注册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8号上海国金中心办公楼二期37层,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法定代表人:李文艺。主要经营范围: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租赁交易咨询和担保;兼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商业保理业务。主要股东:中国平安。截至2024年9月末,平安租赁资产总额为2,658.52 亿元,负债总额2,248.01亿元,所有者权益409.87亿元,营业收入148.22亿元,净利润26.13亿元。平安租赁不是失信被执行人。

  534,注册资本:人民币138亿元,注册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益田路5023号平安金融中心B座第22层-25层,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何之江。主要经营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融资融券;代销金融产品;中国证监会批准或核准的其他业务。主要股东:中国平安、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搜索